Difference between revisions of "招生"

From MobiNetS
Jump to: navigation, search
Line 1: Line 1:
     个人简历请发送至 zhaosheng@mobinets.org,随时接收简历,面试及录取过程在每年3月(保研)和9月(考研)。
     个人简历请发送至 [[mailto:zhaosheng@mobinets.org|zhaosheng@mobinets.org]],随时接收简历,面试及录取过程在每年3月(保研)和9月(考研)。


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千人团队新一代移动互联网研究中心成立于2015年,长期招收有志于在物联网、移动计算、数据智能等领域进行深造和发展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。
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千人团队新一代移动互联网研究中心成立于2015年,长期招收有志于在物联网、移动计算、数据智能等领域进行深造和发展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。

Revision as of 17:11, 28 August 2019

   个人简历请发送至 [[1]],随时接收简历,面试及录取过程在每年3月(保研)和9月(考研)。

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千人团队新一代移动互联网研究中心成立于2015年,长期招收有志于在物联网、移动计算、数据智能等领域进行深造和发展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。

团队简介

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含无线移动计算(基于手机和可穿戴设备平台)、物联网传感器网络(基于Arduino和MSP嵌入式平台)、主干网SDN/NFV(基于虚拟机集群平台)。近五年在中国计算机学会(CCF)认定的A类期刊和会议及中科院认定的一区期刊上发表超过10篇学术论文。团队成员承担欧盟FP7项目、英国皇家学会、中国国家自然基金、中国博新计划基金、中央高校基金等国家级、省部级科研项目,并与华为、IBM、浙大网新等工业界企业具有良好的科研合作,科研项目总金额超过2000万。同时,团队与来自英国、美国、澳洲、新加坡等国家的多位知名学者与机构具有良好深入的合作关系,为研究营造良好的国际交流氛围。 实验室为国家千人计划团队,具有良好的硬件条件、严谨的科研氛围、融洽的师生关系,希望招收有志于在物联网、智慧城市、5G网络演进等前沿课题有所建树的研究生和博士生,一起努力,共创未来。

培养方式

团队以学术创新为宗旨,对博士生和硕士生规划了不同的培养路线,确保学生和团队共同进步。

>博士生培养(直博、硕博连读)
Phd.jpg
>硕士生培养(分为科研与工程两类、研一及研二可择优转为硕博连读)
Ms.jpg

每位学生允许6个月到2年的CSC海外交流,团队具备良好的国际视野和合作关系,将会积极联系海外团队及学校帮助学生前往学习体验深造。

毕业生去向

Uoe.jpg Utsa.jpg Bytedance.png Tencent.jpg Ant.png Huawei.jpg

  • 博士研究生 2015-2019,Murrira Lawrence Mwenda, Faculty at Kenya Methodist University (KeMU)
  • 硕士研究生 2016-2019,赵子斐,阿里(蚂蚁金服)
  • 硕士研究生 2016-2019,胖瑶瑶,腾讯
  • 硕士研究生 2016-2019,方予懿,华为
  • 硕士研究生 2016-2019,王哲,PhD candidate @University of Exeter, UK
  • 硕士研究生 2016-2019,张云桐,PhD candidate @University of Texas at San Antonio, US
  • 硕士研究生 2015-2018,王梓,电子科大校级优秀毕业生、计算机学院优秀硕士论文(学院前2.1%, 8/370),PhD candidate @University of Exeter, UK (World's Top100 Universities, Times)
  • 硕士研究生 2015-2018,陈飞羽,计算机学院优秀硕士论文(学院前2.1%, 8/370),滴滴出行
  • 硕士研究生 2015-2018,李维旺,今日头条